關鍵詞:污水處理運營 污水處理外包 工業污水處理 污水處理第三方運行 工業廢水處理 生活污水處理
中國在享受幾十年經濟高速增長紅利的同時,也承受著嚴重的環境污染、生態破壞之痛。以水為例,近幾年各地集中爆發多起水污染事件,表明全國水環境的形勢非常嚴峻。
今年4月,媒體披露了河北、天津等地發現多處超大規模的工業污水滲坑,對環境的破壞程度令人觸目驚心。
滲坑中的污水成分復雜,處理難度很大,對周邊土壤以及地下水的侵害更是無法估量。產生有機廢水的源頭很多,如印染、化肥、農藥、醫藥、食品加工、有機化工等行業都是有機廢水的輸出大戶。有機物易造成水質富營養化,有的甚至含對生物體有毒的物質,如果直接排放,會造成嚴重污染。
如何快速恢復被污染地區的環境、降低滲坑對地下水的侵入,想必是當地政府以及環境治理工作者面臨的最大挑戰。武漢市目前有多家企業選擇了污水處理第三方運營管理,幫助企業安全排污,進行污水處理外包,污水處理運營等相關合作性支持。武漢格林環保設施運營有限責任公司,也將繼續為您關注工業污水、 生活污水處理外包、污水處理運營的行業動態。
有機廢水的特點
有機物濃度高,COD一般在2000mg/L以上,有的甚至高達幾萬乃至幾十萬mg/L;色度高,有異味,有些廢水散發出刺鼻惡臭,給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;具有強酸強堿性,工業產生的有機廢水中,酸、堿類眾多,往往具有強酸或強堿性。
不易生物降解有機廢水中所含的有機污染物結構穩定,難以降解。含有毒性物質廢水中有機物以芳香族化合物和雜環化合物居多,含有硫化物、氮化物、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,廢水生化性差,且對微生物有毒性,難以用一般的生化方法處理。
生物法
生物處理是當前廢水凈化的主要工藝,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來分解、轉化水體中的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物技術,降解作用的場所主要是含微生物的活性污泥、生物膜及其相應的反應器。
生物法處理的污染物閾值低、殘留少、無二次污染,但該工藝需要調節廢水濃度、含氧量、酸堿度等,使其適應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。
且處理周期較長、工藝流程復雜、占地面積大。
化學法
如焚燒法、催化氧化法、電化學氧化法等。焚燒法適用于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,需要使用燃料油、煤等助燃劑,將有機廢水單獨或者和其他廢物混合燃燒,可以一步將有害廢水中有機物徹底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。
但設備投資大,處理成本高,除某些特殊廢水(如醫院廢水)以外難以采用。
催化氧化法需要大量投加氧化劑和催化劑,對廢水的酸堿度、污染物種類等都有一定要求。電化學氧化法針對某些有機污染物處理效果很好,但這種工藝耗電量驚人,且廢水中的有機物在高壓下有可能發生副反應,產生多種有害或難處理物質。
物理法
如萃取、吸附、膜過濾、濃縮等,可以作為有機污水的預處理手段,如回收廢水中的有用成分,或對一些難生物降解物進行處理,提高可生化性。
物理法一般不單獨作為污水處理工藝,需要與其他方法配合使用,且萃取劑、吸附劑以及過濾膜等都需要周期性再生,投入較大。
電化學污水處理的重大突破!
近日,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和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,在其發表于《能源與環境科學》(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)的論文中向公眾介紹了他們的最新成果,一項有關廢水處理的突破性技術,對于有機廢水治理領域,其意義有可能等同計算機從“電子管時代”邁入“晶體管時代”。
該技術采用一種新穎的電化學方法,可以有效處理不同濃度范圍(低至ppm級)的污水,而且該工藝耗能低,偏遠地區甚至可以利用太陽能來驅動,解決窘迫的飲用水困境。甚至能選擇性地去除有機污染物,如農藥、化學廢物和藥物等有害物質,將其降至ppm范圍。
膜過濾法成本較高,且處理低濃度廢水的能力有限,而電滲析和電容法由于使用了高壓電,容易發生副反應,產生其他物質。這些方法還有一個共同缺點就是伴生更難對付的高鹽廢水。低濃度廢水的現有處理技術有膜過濾法、電滲析法和電容去離子法等,基本上都屬于能源和資源密集型,處理過程需消耗大量的能源,添加大量的化學處理劑。
在該電化學系統中,正、負電極經特殊的化學處理(或稱為“功能化”),表面被涂覆一層感應電流材料,水在正極和負極表面之間流動。電極表面在反應過程帶上正電或負電荷。
這些帶電活性基團可以與特定的污染物分子強烈結合。研究人員用布洛芬和各種農藥進行了試驗,發現即使在ppm濃度下,此系統也能有效地去除這些分子。
處理優勢
常規電化學分離方法有一個關鍵的制約因素,那就是表面競爭反應導致的酸度波動和性能下降。此前的研究通常集中在導電電極或僅對一個電極板進行功能化,但是在高電壓下通常會產生其他污染化合物。
通過非對稱形式使用功能化正負電極,副反應幾乎被完全消除。此外,不對稱性允許同時選擇性地除去正和負的有毒離子,正如該團隊在實驗中用除草劑百草枯和奎寧氯化物所證明的那樣。
研究成員Hatton介紹說,與膜系統的高壓以及其他高電壓電化學系統不同,新系統在較低的電壓和壓力下工作。他還指出,傳統的離子交換系統釋放捕獲的化合物、吸附劑的再生都需要添加化學物質,而新系統只需輕按開關,切換電極的極性,就能實現相同的處理效果。
應用前景
該系統可用于環境修復, 該系統盡管具有很高的選擇性,但在實踐中,可能會設計成多段處理,順序處理各種化合物,這要取決于具體的應用。有毒有機化學清除或化工廠、制藥廠等回收高附加值產品,它們都是依據相同的原理:從復雜的多離子系統中抽提少數離子。
因在水處理可持續發展技術上的貢獻,該研究團隊已斬獲多項榮譽,包括J-WAFS Solutions獎金和馬薩諸塞州清潔能源催化劑競賽獎金,并且他們還是去年麻省理工學院最佳水利創新獎的獲得者。
研究人員已對該技術申請了新工藝的專利。此刻,他們正努力在實驗室放大其原型設備,并進一步提高化學穩定性。“與許多新興的水凈化技術一樣,它仍然須在現實條件下進行長期測試,以檢查其耐久性。然而,鑒于系統原型已經完成了超500次的循環,該技術走向實際應用指日可待。”
以色列技術研究所機械工程助理教授Matthew Suss評價說,這項技術意義非常,它將電化學系統的功能從非選擇性擴展到了高度選擇性,并利用這一特點去除關鍵污染物。
另一名研究成員Su說:“對于欠發達地區,面臨著農藥、染料以及其他化學品生產造成的飲水問題,這種高效、使用電的凈化系統可以在偏遠鄉村用太陽能來驅動。”
伊利諾伊大學機械科學和工程教授Kyle Smith也非常認同他們的研究方法,但表示該技術仍然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,就是如何工業化放大。